周期行業劇烈波動之下,可供企業自主發揮的空間相對有限,而如何平抑周期波動影響、降低對公司業績的沖擊,跑贏行業“大盤”,則是衡量一家企業優秀與否的關鍵。
3月27日午后,天齊鋰業召開2024年業績說明會。會上,公司創始人、董事會名譽主席蔣衛平直言,“2024年是非常困難的年份,鋰行業的周期波動得到充分體現,國際市場的變化也是始料不及的,并最終體現到公司業績上。”
根據年報,2024年天齊鋰業營收130.6億元,同比下降67.8%,歸母凈利則出現了高達79.05億元的虧損。
“公司治理團隊也在回顧和思考,怎么讓周期變化的幅度變得更平穩,不讓公司傷筋動骨,2024年是一個很好的經歷。”蔣衛平表示。
需要指出的是,行業景氣度下滑對天齊鋰業的影響并不局限于主營業務,還對其投資收益、資產減值等方面構成了全方位沖擊。
僅以資產減值一項,包括存貨跌價、在建工程等在內的減值金額便多達21.14億元,較上年增加近14億元。
不過,今年公司經營業績可能會有所企穩。
“2025年整體市場還在磨底階段,沒有明顯復蘇。但導致2024年虧損的很多因素已經消除,比如SQM的稅務仲裁事項、2024年計提的存貨減值和終止奎納納工廠建設等。”天齊鋰業執行副總裁鄒軍表示。
大額虧損如何形成?
79億元的虧損,至少由主營業務、其他非經常性損益兩方面因素共同組成。
主營業務方面,鄒軍指出,“鋰產品價格大幅下滑,導致公司綜合毛利率下降,利潤總額同步下降。同時受到控股子公司泰利森與公司鋰鹽定價機制的影響,公司(鋰鹽)產品出現成本倒掛,進一步加劇了歸母利潤層面的虧損幅度。”
年報顯示,2024年天齊鋰業的鋰礦、鋰化合物及衍生品毛利率分別為63.71%、35.21%,較上年同期下降26.73個百分點、38.64個百分點。
按理說,作為極少數原料100%自給的“一體化”鋰鹽企業,天齊鋰業主營業務仍可以實現盈利,不至于出現上述大額虧損。
其中關鍵便在于偶發性損益方面,這包括了投資收益、資產減值與匯兌損益等多方面的拖累。
相關數據顯示,天齊鋰業重要參股公司智利SQM,2024年營業收入折合人民幣323.15億元,凈利潤折合人民幣虧損28.85億元。由此天齊鋰業當期確認了-8.85億元的投資收益,全年公司投資收益達到-8.4億元。
同時,因終止澳洲奎納納二期氫氧化鋰項目,也加劇了天齊鋰業2024年的資產減值壓力。
2024年,公司資產減值損失總額達到-21.14億元,較上年同期-7.3億元大幅增加。其中,存貨跌價損失及合同履約成本減值損失-6.95億元,在建工程減值損失則高達-13.3億元。
此外,對比2024年三季度,公司四季度財務費用環比增加明顯,由-1.51億元環比增加至8.21億元,同時全年財務費用達到8.99億元,同比增加5503.69%。
“主要系受匯率波動影響,本年匯兌損失較上年增加。”天齊鋰業年報指出。
事實上,即便存在以上諸多不利因素,上市公司2024年的凈利潤依舊是微虧狀態,凈利潤不過虧損0.29億元。
但是,天齊鋰業自從引入戰略投資者IGO公司,公司在格林布什的礦端權益明顯下降,少數股東損益隨之增加。
而在2024年,公司少數股東損益雖然大幅下降至78.75億元,當凈利潤扣除這部分損益后,天齊鋰業整體歸母凈利潤最終出現了79.05億元的虧損。
不過,進入2025年后,以上諸多業績拖累因素可能會得到改善。
“隨著新購低價鋰精礦陸續入庫及庫存鋰精礦的逐步消化,公司各基地生產成本中耗用的化學級鋰精礦成本正逐漸貼近最新采購價格,鋰精礦定價機制的階段性錯配也逐步減弱。”天齊鋰業年報稱。
3月27日午后的業績說明會上,鄒軍也指出,SQM的稅務仲裁事項、24年計提的存貨減值和終止奎納納(二期)建設的減值影響,2025年已經消除,“考慮到這些因素,公司有信心一季度業績有所改善”。
如何平抑周期波動?
2022年7月,鋰價見頂前,天齊鋰業股價超過130元、總市值逼近2200億元。而截至3月27日收盤,該公司股價只剩下30.99元,總市值回落至509億元。
股價劇烈波動,對應的是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大幅變化。2022年至2023年,天齊鋰業歸母凈利潤由241億元降至73億元,再到2024年出現79億元的大額虧損。
實際上,行業周期的波動企業無法左右,可供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層自我調整、趨利避害的空間相對有限。
不過,一位接近天齊鋰業的資本市場人士此前曾經評價稱,“無法規避周期波動,但是可以盡最大可能降低鋰價波動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對于公司2024年的經營業績,蔣衛平在業績說明會上回答“創二代接班”問題時也表示,“2024年確實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年份,鋰行業的周期波動得到充分體現。”
同時,他提出了兩個容易被忽視的新變化,一個是鋰產品從相對小眾的產品變成了大宗商品,另一個就是國際市場上的變化,這讓公司“始料不及”,并反映到了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上。
在評價天齊鋰業現任董事長蔣安琪任職表現時,蔣衛平表示,“公司銷售端的長單、大單數量提升明顯,跟以前變化完全不一樣,公司管理體系也得到了很大提升,治理團隊也在回顧、思考怎么讓周期變化的幅度更平穩,不讓公司傷筋動骨,2024年也是一個很好的經歷。”
就天齊鋰業而言,又該如何降低行業周期波動的影響?業績說明會上,蔣安琪給出了一些公司管理層的思考和方向。
她指出,首先是鞏固公司在原料方面的優勢,為公司持續提供穩定的鋰礦石來源,比如推進雅江措拉鋰礦的建設,構建公司國際、國內兩個渠道的資源供給體系。
其次,落實公司基礎鋰鹽產能的擴張,這是公司的“基本盤”,公司也在加速打造自己的綠色工廠,專注于做先進材料的生產商,通過研發公司客戶一道為下一代電池做好準備。
再次,需要持續關注產業鏈上下游的機會,不斷為公司提供新的價值增長點,繼續擴大公司的全球業務范圍和國際化,鞏固和加強公司在鋰行業的競爭優勢。
另據天齊鋰業年報,公司控股股東天齊集團直接或間接持有雅江縣上都布鋰輝石、硅石礦和燒炭溝脈石英、鋰輝石礦,其承諾自2024年5月28日起的36個月內,在保證天齊鋰業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權的前提下,將上述礦權、相關公司股權及相關資產以公平合理的價格出售,通過出售資產、轉讓股權及或其他切實可行的方案解決或處置給天齊鋰業或無關聯關系第三方。
結合當前鋰行業趨勢與對SQM公司的投資經驗,天齊鋰業或許也在做一些更為長遠的謀劃。
(關鍵字:天齊鋰業)